兩日后,五味樓重新開張,武成玉還是如之前那般,坐在二樓窗前,看著道經總是不時走神,還是樓下經過的姑娘更吸引他的目光,不過今天看得有點遮遮掩掩。
阿苦不知道是為什么,吵著要到五味樓來,武成玉拗不過就帶來了,剛才他看向烏鵲橋上的粉衣姑娘略微失神,身邊的茶杯不知何故就換上滾燙的茶水,此時舌尖還在發麻。
好在阿苦對廚房的興趣更大,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廚房里,不僅如此,還主動上手,成了廚房里的紅案,菜刀一揮,筋斷骨折,搞得主廚武金水看武成玉的眼神略帶幾分同情。
史通的事情告一段落,消息肯定已經傳回杭州了,但這等奇聞已在姑蘇街頭街知巷聞,并且演繹出了許多比史通的死更加奇葩的說法。
比如姑蘇城里來了個采花大盜,不喜女色,就喜歡男人,而且必須是富家子弟,細皮嫩肉,凡是被他看上的,最后必然被采陽補陽而死。
據說史通已經被形容成了男人中的極品,膚若凝脂,眼含秋水,宋玉重生,潘安再世。
還有人說是個女賊,懂醫術的女賊,要用那些花花公子的心頭血煉藥,此藥不凡,專治宮寒、痛經、不孕不育,甚至能管小兒麻痹。
作為始作俑者,武成玉也沒想到男人其實可以這么有用,或者說還可以這樣用。
思維發散半天,手中道經一頁都沒看完,武成玉已經有點放棄了,最多裝裝樣子
正在發呆,武金水突然走過來:“二十一,剛才四伯那邊傳話來,讓你現在去得月樓一趟。”
“好,幫我看好阿苦。”
“不用看,誰還敢把她怎地,不過剛才被她吃了兩個蹄髈,要記你的賬上。”
“…………”
得月樓是姑蘇城最有名的酒樓,在姑蘇城酒樓中公認的第一,非達官貴人和當地豪族連門都進不去,五味樓跟它相比差了一個檔次。
姑蘇城的各族如果遇到事情需要商議都會到此開會。
等武成玉來到得月樓,自報武家子弟,這才被引到二樓上,二樓中間是個廳堂,旁邊各有不同的雅間,此時每個雅間的門都開著,每一間里都是姑蘇城里大族的代表。
武成玉很快找到了自家長輩,雅間叫聽雨軒,里面兩張桌子,居中一張大桌旁坐著三人。
長房掌舵人,正字輩老大武正宏,也是下一任武家族長,二房掌舵人,正字輩排第七的武正帆,還有自家三房掌舵,正字輩第四的武正梁。
族長在武家坡沒出來,他們三人在一起可以決定武家大部分事情。
武成玉在武家地位特殊,看到他過來,三位長輩都頗為熱情,讓他入座,不完全是當小輩看待。
武成玉先是向三位叔伯行禮,然后坐在旁邊那張小桌子旁,那里也有三人,都是平時跟著三位叔伯跑腿的助手。
武正梁先給武成玉解惑道:“讓你過來是因為史家又來人了。”,話一出口他略微苦笑,忍不住瞪了武成玉一眼。
武成玉殺史通的事,現在只有他知道,而今天這事其實也算是武成玉引來的。
武成玉心領神會,同時也暗道這史家反應真快,三天前的事,從姑蘇傳回去,史彌遠立刻就又派人過來,現代交通,一來一回,算上反應時間,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
難道史通離奇死亡,與金國使者接頭的事還要放在姑蘇?史彌遠應該不會如此不謹慎才是。
武正梁接著說道:“據說來人是史通的弟弟,但在史家比史通更受看重。
他這回來表面上是為了處理史通與姑蘇各族之前那些糾紛的事,所以把我們這些家族的負責人叫過來。
但他來姑蘇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沒那么簡單。
我怕等下有什么意外,特地把你叫了過來,看看對方接下來有什么章程。
照理說他應該不會跟姑蘇的家族翻臉,但史家人做事近些年愈發跋扈,尤其是史通死在姑蘇。
等下你見機行事,如果有什么變故發生,盡管出手,不過不是打史家,而是把現場情況控制,不要生出大波折。”
武成玉暗暗點頭,同時觀察酒樓周圍,酒樓外的巷子里現在聚集了不少人,個個精干,部分人還都帶著兵刃,看來是各族都把保鏢帶來了,畢竟史通的死大家都有嫌疑。
沒過多久,就聽到有幾人上樓的聲音,為首之人腳步聲很有力,給人一種目標明確堅定的感覺,在他身后還有四個人,以武成玉的經驗,其中三人的武功很是不錯,聽得出下盤有力。
唯獨第四人,腳步極輕,武成玉耳力驚人這才分辨出來,換做其他人根本聽不出他的腳步聲。
這份輕功,以武成玉的眼光看來,已經是登堂入室,絕對的高手,至少是輕功高手。
不過武成玉很有自信,特別是跟洪七公交手之后,此人的輕功應該還趕不上他。
待這些人走到二樓正中的廳堂時,并沒有進入某個雅間,而是站在廳堂前跟姑蘇各族打招呼。
“杭州史家史暢,見過姑蘇各位善長仁翁,給諸位見禮了。”
史通,史暢,感情史家都是拿開塞露當水喝的,武成玉心中腹誹。
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史暢比起史通強了不是一丁半點。
史通喜怒形于色,想害人時奸計都寫在臉上,囂張跋扈,毫無禮貌。
而且他面發青,眼圈發黑,一副腎水不足的樣子,哪里像是被史彌遠看中的家族子弟。。
而這個史暢則不同,個子不高,身形強悍,看得出身上也有幾分武藝。
雖然難免有幾分傲氣,但史暢禮節做的很足,美中不足的是有一對三角眼,但三角眼里也是目光堅定,顯得很精明。
這才是一個大族子弟應該有的質素,像史通那樣的就是純粹紈绔,每個家族里都會有幾個,可以養著,但真正有事的時候是不會用他的。
想到這里武成玉感覺有些不對,史彌遠與金國媾和,關系到他的政治生命,偷偷迎接金國使者的事情,貌似不應該派史通來執行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