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的高速公路居然有些擁堵。
剛剛開完世運會,從邑都返程的車輛把速度壓到了八十邁以下。
反正不趕時間,李萬基和前車保持著距離,不急不躁。
清晨從道觀出發,開著楊雪的車,先去機場接了人,然后一路向南。
“你可以跟緊一點?!睏钛┳诟瘪{駛,把座椅調到最后,很不淑女的把腳翹在儀表臺上。
“現在走路都要保持間距,何況開車?!崩钊f基余光瞟了眼姑娘的腳丫,心中默默點贊。
他有輕微的足控,喜歡白皙光滑的小腳。
楊雪的腳就很好看,十趾蜷縮時泛起淡粉,踝骨伶仃如白玉雕就的細柄。
好奇怪,為什么女人很少有足控?
難道真的是因為男足太臭了嗎?
楊雪懶得在李萬基面前凹造型,把座椅靠背向后調整到一個舒適的位置,看過來,“這事不是都反轉了嗎?”
他們說的是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因為走路撞人,被判賠七萬多的事。
判罰依據是,走路時,沒有保持足夠安全的距離。
在輿論為此一片嘩然時,才爆出真相,是后面的行人走路玩手機,把前面站立的婦女撞到地上,跌斷了一條腿。
李萬基嗤笑一聲,“為什么會出現反轉,當時為什么不解釋清楚?”
楊雪怔神。
是啊,本來就是一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事情,報道的時候把視頻放出來,不就行了?
“到底是什么人,一直在操控玩弄老百姓的情緒和道德?”
李萬基有點憤青的罵了句,“這些年都特么反轉多少事了?”
楊雪仔細回憶了下,好像確實有點多。
到底為什么,一些極為平常普通的小事,一直要反轉,反轉,再反轉?
“群眾里面有壞人??!”李萬基嘆了口氣,目光盯著前車的剎車燈。
“事實就是事實,觀點就是觀點,現在媒體經常把觀點帶入事實,讓老百姓第一天罵,第二天夸,第三天繼續罵,活的像個神經病?!?/p>
楊雪輕輕笑著,沒想到李萬基正經起來,思維居然如此敏銳。
隱藏在花花公子外衣下的富二代,其實并不是個白癡。
她認真看著李萬基的側臉。
你長的這么丑,那算事實還是觀點?
把錯誤都歸咎于媒體或者自媒體,李萬基的話顯然有點偏執。
只不過前段時間時萊被輿論針對,媒體和自媒體還在其中推波助瀾,讓他很有點為好友打抱不平。
現在也反轉了,都知道時萊的好。
可當初罵的時候,這些人是一點都沒留情??!
舉起鍵盤,就以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神?
攻擊時萊和道家封建迷信的人可不少。
對著一塊蛋糕一根蠟燭都能許愿的人,憑什么嘲笑別人的信仰?
“這也就是時萊,有強大的黑色生命力,當時那種喊打喊殺的架勢,換做是我,早就嚇死了。”
楊雪好奇道:“什么是黑色生命力?”
“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p>
“你還懂心理學?”
“廢話,我還自學過外科呢。”李萬基嬉笑著,瞥了下身邊的姑娘,“下次你來姨媽,我可以幫你看看傷口,配點藥?!?/p>
楊雪手里剛撕開一包薯片,就這么抓在手上,怔神,撒手,薯片包裝在胸口碰了下,輕輕的落在懷里。
好在沒有發生翻滾,撕開的口子依然朝上。
她的牙齒都快咬碎了,如果不是這貨在開車,一腳就能踹到他臉上。
李萬基的度把握極好,馬上恢復正常,面無表情的看著前方。
“所謂黑色生命力,指一個人經歷了極端的悲傷,壓抑,壓力,無力等低估狀態,重生出更強的適應能力,包括對情緒的控制,選擇情緒靜音,選擇沉默,在不被認可中,選擇忽視,尋求自身的平和點,接受所有所發生的事情?!?/p>
“你是怎么做到的?”
“什么?”
“一本正經的耍流氓!”
“哦,這是天賦?!?/p>
憤世嫉俗和傷春悲秋的話不能多說,聊了聊就換了個輕快的話題。
四百多公里的路,從上午在機場接到楊雪,一直到天黑才趕到地方。
大涼山的市區所在地。
李萬基上一次聽到這個城市的名字,還是在衛星發射的新聞里。
不同于邑都的盆地平原,也沒有雙慶的三江交匯,這里是正兒八經的小山城。
曾經巴蜀十個極度貧困縣,這里占了八個。
一直到2020年,最后一個縣才在紙面數據上脫離貧困。
不過主城區建設的很漂亮,一路上,他們看到了很多藍花楹。
天空湛藍,空氣中也沒有工業帶來的刺鼻氣味。
順著導航的指引,他們把車直接開到市局。
負責接待的中年警察姓姜,一邊調著女孩的資料,一邊慶幸,“能把這個女娃兒帶走,也不枉她吃了那么多苦!”
李萬基拿出香煙遞過去一支,“姜警官,你和那個女娃兒認識?”
“我是他們鄉的對口扶貧干部。”
李萬基奇怪了,“警察也要負責扶貧工作?”
“只要有編制的,都有對口?!苯購碾娔X里把女娃兒的資料調出來,打了個電話,讓戶籍處來個女警把檔案提走,轉回來繼續道:“下去扶貧,總會有些麻煩事,我們不出面,扶貧辦的干部就可能會挨打。”
“這么嚴重?”李萬基驚了,“他們不是下去扶貧的嗎?怎么會挨打?”
“上個月,對口這個鄉的干部送了幾頭小豬到村子里,讓村民免費領養,結果第二天他去看,每家每戶都只剩下半扇了?!?/p>
李萬基瞬間無語,“這也太短視了吧?”
姜警官猛吸了口煙,緩緩吐出,“好多人只有小學畢業,你指望他們能有多少見識?”
“那也不能吃小豬仔??!”
“這都算好的。”姜警官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他是本地人,總得給老鄉們留點臉面。
按計劃,是今天去接了人,在市區休息一晚,明天就回去。
姜警官勸了下,說這里山高彎急,外地人最好不要走夜路。
李萬基單車走過高原,不以為意,直到聽說經常會有山體滑坡的情況,才打消了連夜進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