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這帝辛膽敢如此!”
玄都聽后,頓時神色大變,立刻詢問。
不管如何,對于玄都而言,自身的一切都是來自師尊,縱然自己是人族,也要維護如今人族的樣子。
老子此刻看似無為,可眼中卻隱隱透著一抹凝重。
老子微微睜眼,目光卻能洞悉天地間一切隱秘,輕聲嘆道:“這帝辛,自登基以來,諸多舉措皆耐人尋味。重女媧而輕其他圣人,如今又在九黎之事上大做文章,背后深意,如今則是圖謀軒轅劍,借此脫離崆峒印。”
玄都**師聽完之后心中不禁一緊,趕忙恭敬問道:“師尊,帝辛竟然敢如此大膽妄為,如今師叔阻隔九黎,至少帝辛想要整合氣運做不到了。”
老子聽后搖搖頭:“帝辛借融合人族氣運之名,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帝辛豈能不知此事根本無法做的,不過,卻逼迫的元始不得不去阻擋氣運合一,反而讓其在徹底否決軒轅的舊有秩序上變得容易。軒轅乃三皇之人皇,其開創的五帝秩序,歷經一個元會,早已深入人心,并且將屠巫劍更名軒轅劍。如今帝辛最大的困境不在于融合氣運,而是借助這個名義來平反九黎,最終的目的就是軒轅劍,如今九黎平反,那么帝辛下一步就要順勢以軒轅劍替代崆峒印。”
玄都**師眉頭緊鎖,追問道:“如此而言,帝辛跟比干口口聲聲要讓人族氣運歸一,都是掩人耳目,帝辛若是做此膽大妄為之事,吾人族將有族滅之危?其膽大妄為,斷然不能讓其得逞,師尊,弟子認為,可用崆峒印廢掉帝辛,讓其兄微子啟即位。”
老子淡淡說道:“玄都,汝看錯了,廢掉帝辛并無任何用處,且看懂這帝辛跟比干之謀劃?況且,如今已經來不及了。”
玄都聽后皺眉說道:“弟子愚昧,如同是霧里看花,未能洞徹全局,師尊提及比干,莫非與此人有關?”
老子則是神色平淡,古井不波的解釋。
“這件事顯然是帝辛跟比干蓄謀已久的謀劃,這一切謀劃,乃是出自比干之手,比干使宓妃拜訪鎮元子,鎮元子因其是贈人參果,宓妃言要帶給帝辛與比干,情理之中帶回人參果!”
玄都頓時驚呼一聲:“師尊,這比干從未顯露,竟然出自此人之手?”
老子點點頭:“玄都,此人乃七竅玲瓏心,本身就有洞察虛妄,明心見性之能,此人已得軒轅劍上古英靈之力,破開第一竅,其洞察力更為厲害,帝乙托孤此人,此人又掌商之祖廟,掌管商之氣運,掌管祭祀之權,多次與帝辛祖廟秘議,顯然,一切謀劃都出自此人之手,卻無人關注此人,皆認為乃是帝辛之為。貧道雖不能推算這比干究竟說了什么,然其行為,卻足矣證明此人舉足輕重。”
玄都聽后不由的神色驚異:“沒想到,此人竟然能如此穩重,師尊,這謀劃,弟子能感受極其深,因何這三人能夠按照這比干所謀去做?難道真的不可破嗎?”
老子聽后淡淡說道:“此二人參果之局,勢成騎虎,進退皆絕。其不可破者,非智不足,乃是天時、人心、禮法交攻,鑄必死之環。”
玄都聽后稍微領悟一番說道:“天時,帝辛為君,定下規則,以時空封鎖,朝堂之上、諸侯齊聚,則形成迫使此策必須即時完成,徹底剝奪其他人介入的可能。其人皇之威,非圣人而不能阻止!”
“人心,姬昌如今已有反心,而崇侯虎,鄂崇禹卻不能知曉,如此不能真正坦誠,共同應對,故而,才有鄂崇禹,崇侯虎貪心人參果之珍,加之崇侯虎與姬昌血脈之爭,未能從開始能真正的破解此局。”
“禮法交攻,血脈之爭,讓人參果成為大宗之信物,任何退讓,即可讓其血脈永久降格,這則挑起軒轅一脈內部之爭,姬昌本應是軒轅嫡系,卻讓崇侯虎借助大禹后裔成就大宗事實,這逼迫姬昌不得不爭功,姬昌爭功,則必然讓南方諸侯存在之意義被否定,如此,才逼鄂崇禹無言面對南疆諸侯,憤而自殺!又借助姬昌爭功來引發九黎之事!”
老子點點頭:“玄都,你領悟不錯,隨不能完全領悟,卻也差之不遠,此謀之厲,在借天地大勢為刀俎,使敵自戕而無怨,比干此策,以人參果裂軒轅諸侯,人參果,此非果,乃問心之鏡。照見血脈之私,功名之妄,猜忌之鏈。三侯爭食之際,軒轅十萬載共主之盟,已碎于唇齒,此人洞察至境,神鬼莫測,以敵之骨為柴,以敵之血為油,燃其志,焚其盟,而執火者衣不染塵。此謂不殺之殺,當真無愧心有七竅!”
玄都聽后,頓時內心震撼,未曾想到,自己的圣人師尊,將此人評價如此之高。
“師尊,若此人在,唯恐壞封神大勢,可否干預?”
老子聽后看了玄都一眼:“玄都,切記,不可行陰謀詭計,強續商運者,終被商運噬。此子以此謀逆天,謀愈深,劫愈重...何須爾干預?比干乃是人族大祭祀,氣運在身,又豈是汝能干預?切記,汝修無為之道,需謹記,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玄都聽后,立刻拜服:“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老子幽幽嘆道:“玄都,時間長河奔涌向前,洪荒萬物更迭,此乃常事,莫要在乎一時之成敗,比干此人,謀劃之強,單論此謀,無人可及,汝能觀此人下棋,亦或汝與此人對峙,則足矣為汝之機緣,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以后切莫生出干預之念!”
玄都聽后,稍微思索,便不由點頭稱是。
“師尊所言甚是,弟子明白了!”
人教無為,這便是人教之道,即是人教之道,就必須遵守自身生存之道。
一切任其發展,順勢而為即可。
三圣立教,三種道,便是立足與洪荒的根本,那么,一切的言行,都務必遵守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