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武成玉沒有回重陽宮的客房休息,而是留在了真翔的這個野道觀中。
這里只有一張床,老道士當仁不讓,睡得呼天搶地,武成玉只是在角落打坐調息。
待到第二日,武成玉還是下山去給老道士買東西,這一回帶的東西更多,還把這野道觀的廚具全部配齊。
老道士沒有給武成玉再講什么大道理,而是不停催促武成玉給他做好吃的,不許重樣,不能不合他的胃口,也不可以做清淡的素菜。
同時老道士還要求他不許練武,不許看書,只準給他做事。
武成玉雖然發誓此生不會再拜師,但他也默認了自己是莫老道這一脈的傳人,那真翔老道士還真的算是他的祖師爺,所以雖然伺候人肯定是不舒服的,卻也甘心情愿。
如此武成玉就在這道觀中一住就是一個月,這一個月內他的腦子里再也沒有了之前看過的道經,不會再莫名其妙的從腦子里蹦出那句道教經典名句,然后自以為有進步,洋洋自得。
除了夜晚打坐,他也沒有再練一天武功,漸漸的好像忘了自己是個武林高手,頂多是力氣大,砍柴不用斧子,直接用手掰就是了。
一個月后,真翔老道士再次把他叫到身邊,上下打量一番后,點了點頭。
“還好,你小子其實比我想象的要笨,我越來越覺得你不應該有這么高的修為,不過這是你的秘密,我也懶得問。
不過我還是發現了你的一個優點,你居然是個會聽別人話的人,我讓你干什么你都能干下去,這一點就非常奇怪了。
不過這一個月也不是沒有好處,你這一身的戾氣總算是消失了?!?/p>
武成玉不知道自己身上的戾氣到底是什么,但這一個月卻讓自己找回了后世打工的感覺,尤其是剛進入公司的時候,聽領導的話,讓干什么就干什么,甘當牛馬。
他現在每天做飯,伺候老道士,不就跟在公司打工時候一樣嗎?都是低著頭出力而已。
這也許就是老道士覺得奇怪的地方,一個超級高手,富家少爺應該做不了這些才對,他不知道武成玉曾經的經歷。
不過,當牛馬是有怨氣的,在這里伺候老道士,心情確實平靜了不少。
“老夫問你,你給我做飯時快樂嗎?我讓你一個月不重樣,你居然做到了,居然真的鉆研菜譜,全心投入。”
武成玉點了點頭,其實這并不難,后世見過的菜起碼幾千道,給這老道士做飯,一頓最多兩道菜,一個月下來不過六十多道,隨便找家稍大點的飯店,菜單上也不止這些。
但是他卻真的從來都沒有不耐煩,真的每天早上起來用心打算今天做什么不一樣的,這種耐心近兩年越來越少見了,尤其是他自覺武功大進之后。
“你既然是武林高手,又是富家少爺出身,為什么這么會做菜?”
武成玉想了想回答道:“大概是因為我饞吧?!?/p>
一般來說嘴饞的人廚藝都不錯,但武成玉能有如今的廚藝,還是因為竹簡,走了金手指的捷徑。
“很好,我們全性中人,講究六欲皆得其宜,人與生俱來的**都是身體的一部分,不能摒棄。
耳欲聲,目欲色,鼻欲芬芳,口欲滋味,如果連這些**都沒了,非人也,還不如早點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你因為貪圖美食,所以鍛煉出一手的好廚藝。
有了**從而擁有滿足**的手段,這些手段不是來自對外的巧取豪奪,全是內求,這就是全性所追求的道。
全性從來沒有外界所說的自私,全性其實更喜歡自給自足?!?/p>
“我再問你,看到漂亮的大姑娘,喜不喜歡,會不會想去睡她。”
武成玉點了點頭:“想,一直都想,甚至有時候很沖動?!?/p>
武成玉今生見得女人還算少的,前世那才叫一個目不暇接,每天出門都能遇到不少美女,或者刷刷視頻,你幾乎找不到不好看的,至于看到之后的想法,肯定是想入非非啊,而且他成功的案例也不要太多。
“對嘛,咱們是男人,看到美麗女子當然心動,不止心動,還想要行動,**也是人生的一種追求。
不瞞你說,當年老夫可是逛遍了大宋的青樓楚館,要不是現在實在是不能真刀實槍了,老夫照樣會去。
我當年問過王重陽同樣的話,王重陽的選擇是摒棄情愛,不看,不想,不動心,從那天起我就知道他不是全性。
不看可以做到,可是真的能不想不動心嗎?強行克制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不過王重陽不聽罷了。
我看你來時一身殺氣,想必殺了不少人,我就不問你殺的人是善是惡,心中有怒氣,不克制,一怒殺人,這也是一種滿足**的方法。
所以,武成玉,你小子其實是個徹頭徹尾的全性,你有各種**,而且從心里都覺得是對的,從來都不去抗拒,沒有那些衛道士的虛偽。莫貴生的眼力比我好,真的找對了傳人。”
這可能就是后世之人與這個時代在許多觀念上的沖突,其實如果老道士問的是其他來自后世的穿越者,得到的答案也應該是一樣的,但也總不能說后世之人都是全性。
只不過武成玉不會去糾正這一點,因為他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說到這里,老道士轉身走到柜子旁,從里面拿出一個木盒子,木盒子已經腐朽不堪,上面全是灰塵,也不知道被老道士放了多久。
老道士將木盒放在武成玉面前,說道:“其實你來的正是時候,老夫是哲宗年間所生,那時候徽宗那個敗家子還沒出生呢,到現在已經一百多歲了,具體多久算不清楚。
放心,我可不會馬上死,沒有什么臨終托孤那一說,不過自我之后,真正有全性傳承的人只剩下你一個了?!?/p>
武成玉接過木盒,打開一看,卻是有兩分驚訝,里面是一面銅鏡,與莫老道留給他的銅鏡近似,只是鏡子后面的扣鈕形狀略有不同。
“這面鏡子是全性的象征,來歷不可考,有什么用途不知,一共有兩面,莫貴生保管的那一面應該在你那里。
現在我這一面也給你了,以后你就是最貨真價實的全性傳人,老道我明天就會離開這里,去哪里不知道,不過也沒什么牽掛了,說不定哪天死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我不要求你傳承全性,當年我努力過,失敗了,反而造就出一個全真教來。
全性的教義早已融入各大道派,又何必你去傳承,之所以給你也是留個念想。
你走吧,咱們爺倆緣分已盡,可惜我沒有機會見到,以后的你會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