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黑下來以后,付永祥和魏錦明一起告辭。
中午吃太撐,晚上沒食欲。
金素珍也不逼著他們吃,不過還是給他們一人留了一盅湯。
最后這一個月,林瑞林嘉不去學校上晚自習了,各自留在房間里學習。
胡同里不止他們兩個高考生,鄰居們不約而同在入夜后安靜下來。
從前能聽到的吵架聲麻將聲都消失了,大家走路的腳步都放輕了許多,就為了給高考生們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和休息條件。
林朝陽留在秦楓家里,沒急著回去。
秦楓唆了一口湯,問道:“所以是什么問題?”
林朝陽面無表情,眼神呆滯,吐出幾個字:“大噸位履帶起重機。”
秦楓聽了很驚訝。
履帶起重機,這是建筑工程里常用的機械,系統(tǒng)里是有課程的。
當初開始全國巡回教學前,他已經(jīng)在系統(tǒng)里買了這些課程的資料,一股腦全部扔給林朝陽。
按理說有了這些資料,研發(fā)不該失敗。
林朝陽苦笑:“也不算失敗,就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夠。”
前些年機械總院接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某秘密重點工程需要一臺1000噸級的履帶起重機。
這個任務太難了,要知道目前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履帶起重機,不過100噸級。
而世界上很多發(fā)達國家也生產(chǎn)不出來千噸級的起重機,目前只有米國一家廠商有這個實力。
讓國內(nèi)自主研發(fā),無異于想一步登天。
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架橋機的成功給了大家希望。
機械總院咬著牙接過了任務,調(diào)動了全院最優(yōu)秀的人才組成研發(fā)團隊。
林朝陽就是研發(fā)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憑借秦楓給的資料,他很快成為團隊的領(lǐng)軍人物,研發(fā)在一步步推進。
哪怕手上有完整的資料,過程依然很艱難,大家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條件很艱苦,但內(nèi)心是充實的。
他們信心滿滿覺得一定沒問題。
可現(xiàn)實往往很殘酷,研發(fā)明明很順利,可時間等不了他們。
林朝陽還記得那天,他們剛剛突破了一個難關(guān),所有人都在歡呼和慶祝。
然后下一刻,領(lǐng)導沉著臉進來,告訴他們項目暫停。
剛剛還在天際遨游,突然被打落云端,跌進了泥潭里。
“那邊不等我們了,還是決定找米國的廠商購買,項目擱置,研發(fā)團隊解散。”
林朝陽輕飄飄的一句話,藏了說不出來的心酸。
秦楓也跟著抑郁起來。
天道酬勤有時候不一定對,也許你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最后老天爺還是沒有善待你。
這次的打擊對整個機械總院都是巨大的,以至于付永祥和魏錦明來找林朝陽借酒消愁。
秦楓覺得自己應該說點什么安慰林朝陽。
奈何他這顆死腦,天生缺了點語言表達天賦,絞盡腦汁半天,他也沒想到幾句適合安慰人的話。
這一刻他仿佛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書桌前的秦念恩,揪著頭發(fā)表情猙獰地寫作文,硬是寫不出來。
好在林朝陽不用人安慰,自己就把自己安慰好了。
“我休息幾天,過陣子又會有新的任務下來,沒事,東邊不亮西邊亮。”
那天以后,林朝陽和金素珍一樣,過起了專心給孩子陪考的日子。
秦楓的假期比林朝陽更快結(jié)束。
他回到華京大學,公然把賀校長的辦公室變成自己的辦公室。
該說不說,校長椅坐起來還挺舒服的。
不過現(xiàn)在不是感受校長椅舒不舒服的時候,他的面前放著兩份項目資料。
一份來自建筑院,一份來自交通院。
很好,永遠都逃不過兩個單位的拉扯。
秦楓先是拿起建筑院的資料,體育館設計項目,地點就在京市的郊區(qū)。
國民越來越重視健康和運動,尤其是女排奪冠,緊接著去年奧運會實現(xiàn)金牌零的突破,大大增強了國民自信心。
之前巡回教學時,蘇市的案例就是建體育館。
作為首都的京市當然也不例外,體育設施的建設也提上了日程。
一說到體育場館就容易想起來鳥巢和水立方,作為建筑設計師,誰不想設計用來舉辦奧運會的場館,世界聞名呢。
秦楓很心動,馬上翻開資料看了起來,看完后,他放下建筑院的文件,拿起交通院的。
交通院給他的任務是福省的橋梁重建工程,和迎山大橋差不多,不過沒迎山大橋復雜。
迎山大橋是公鐵兩用的跨江大橋,這次福省的橋梁只是單純的公路橋,不過跨度是挺大的。
經(jīng)過黑巖山峽谷大橋,這樣的橋梁對秦楓來說簡直是毫無難度。
秦楓把兩份文件看完,心里已經(jīng)有了決斷,他直接去了建筑院。
祝院長一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決定。
果然,秦楓坐下后就說:“院長,這個體育館項目,我可能沒法參加。”
祝院長不驚訝,也不生氣,反而覺得意料之中。
“我早就料到了,你這一身本事,應該不太可以給人做助理。”
“也不是,我樂意當助手。”秦楓笑道:“主要是交通院那邊,有個項目我挺感興趣的。”
建筑院的項目好,可惜主設計師已經(jīng)定下來了,是院里一位老同志,秦楓如果加入項目組,是給老同志打下手。
并不是他的能力比不上老同志,而是老同志快退休了。
這位老同志兢兢業(yè)業(yè)幾十年,為人和藹,人緣也很好,臨退休了,祝院長想讓他刷一刷履歷,爭取更好的退休待遇。
秦楓說:“其實我也挺想?yún)⑴c這個項目的,可惜時間上有沖突。”
祝院長擺擺手:“以后多的是機會,這個項目我交給別人了,你去忙你自己的。”
秦楓走出建筑院,轉(zhuǎn)頭就去交通院。
對了,他給自己買了輛車,不用擠公交,出門辦事特別爽。
到了交通院,他找到湯院長,說自己要接福省的橋梁重建項目。
湯院長:“啊?”
嘶……不對勁。
秦楓看得上這種小項目?
一開始他不過是聽說老祝給秦楓準備了工作,他抱著不搗亂不是損友的原則,隨便找了個項目也遞過去。
秦楓怎么就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