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在預制場里度過了1983年的元旦。
一月中旬,慶溪重工傳來好消息,華國第一臺架橋機誕生。
只要通過了調試階段,就能馬上運到貴省使用。
架橋機生產時遇到各種麻煩,預制場這邊順利得讓人難以置信。
橋墩的建設同樣如此,雙向并行的建設方式在穩步進行,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進行。
2月初,秦楓接到學校的電話。
潘海峰在那頭說:“哈市機場還記得吧,要竣工了,老葛問你有沒有時間回去參加竣工驗收。”
突然聽見哈市機場和葛向東的名字,秦楓愣了幾秒,接著下意識算時間。
哈市機場1977年動工,至今6年,終于竣工了。
秦楓還是想去的,掛斷電話后,他馬上去石塘村找薛景林,向他請示。
薛景林先是問了預制場的進度,隨后批準秦楓暫時離隊。
韓光耀羨慕地送秦楓去火車站,他是沒法回去過年了,只好把自己給家人和給文楚容的禮物交給秦楓,托秦楓帶回去。
從貴省去黑省,原本就是要去京市轉車的,秦楓于是決定在京市逗留幾天,陪秦邦彥過年。
秦家冷冷清清的。
秦和平在地方任職趕不回來,秦柏也在深市不回來,關淑英不想留下來對著秦邦彥,帶著滿臉不情愿的秦念恩去找秦和平。
如果秦楓不回來,秦邦彥這個年要一個人過。
這倒是沒什么,以前他也經常一個人過年,只是在聽說秦楓要回來時,還是高興得大笑。
秦楓在除夕前一天回到京市,秦邦彥反而還在忙,到了除夕當天下午才回到家。
兩人都沒提軍令狀的事。
秦楓鉆進廚房,親自做了一桌年夜飯。
今年有春晚了,飯后,爺孫倆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秦楓借口上洗手間,實則回到自己的房間里,從系統里拿出一個乾隆年間的青花雙耳抱月瓶。
此瓶一出,秦邦彥的心思就不在電視上了。
大年初一,沈秘書帶了個人來給秦邦彥拜年。
秦邦彥給沈秘書謀了另外的差事,過了年以后,他就要上任,開始獨立在官場上打拼。
沈秘書感激涕零,這次除了拜年,還有道別。
跟著他一起來的,是秦邦彥新的秘書,姓程,看上去性格和沈秘書大差不差。
秦楓也出門去拜年,姜家走一趟,又去康老師幾人那邊走一趟,一下午就過完了。
大年初二在家里陪了秦邦彥一天,大年初三出發去黑省。
火車一路向北,沿途的風景一點比一點蕭瑟,到了后來,只剩下茫茫白雪。
踏上站臺時,秦楓攏了攏軍大衣,深吸一口氣。
他又回到東北了!
“秦楓同志!”
馬白蘭爽朗的聲音穿過人群。
秦楓看過去,馬白蘭、葉超還有陳寬在向他招手。
葉超沖過來給了秦楓一個熊抱,雙腳離地掛在秦楓身上,秦楓往后退了好幾步才站穩。
另外兩人也跑過來。
馬白蘭很羨慕葉超,抱怨道:“秦楓同志,你怎么不是姑娘呢,你如果是姑娘,我也能這么熱情地迎接你。”
秦楓無奈又好笑,往前一步虛抱馬白蘭:“好久不見,白蘭同志。”
馬白蘭頓時高興了:“好久不見,秦楓同志。”
陳寬有點局促,他羨慕葉超和馬白蘭,其實他才是和秦楓相處最久的人,如果沒有從前的矛盾,他才應該是和秦楓最要好的一個。
猶豫之際,秦楓已經走到他面前,也給了他一個擁抱。
“好久不見,陳寬同志。”
“好、好久不見。”陳寬手忙腳亂回抱他。
還是馬白蘭開車,哈市的路上每天都有人除雪,車子開的還是很慢。
秦楓正好可以看看這里的風景。
說起來,他好像還是第一次在2月份來哈市。
寒冬臘月下的哈市果然有獨特的風味,可惜還沒有冰雪大世界。
到了省設計院,方文東和孫蕊穿著厚重的大衣,冒著飄雪站在門口等。
秦楓一下車,他們就撲上前。
“太好了,我們又見面了!”
馬白蘭看著抱在一起的人,眼珠子一轉,悄悄搓了個雪球砸過去。
這下炸了鍋,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陳寬首當其沖,方文東和孫蕊逮著機會就攻擊他,馬白蘭是個哪兒有熱鬧往哪兒鉆的人,也跟著對付陳寬。
又有人從設計院里跑出來,六人大戰最后演變成十幾人的大戰。
葛向東在樓上看著,嘴角無意識勾起,良久感嘆:“年輕真好啊。”
玩累了,一群人喘著氣扶著腰進設計院,暖氣開著,秦楓一進門就打了個噴嚏。
方文東一遇見秦楓馬上變身狗腿子,立即跑去倒熱水。
葛向東過了一小時才出現,工作時間到了。
工作安排會議上,葛向東說:“驗收工作和設計時一樣,分幾個驗收團隊,下面我宣布人員安排……”
最后,他看向秦楓:“秦楓,航站樓的驗收工作,由你來負責,有沒有問題?”
航站樓的設計團隊里,秦楓的名字排在第二,僅次于葛向東。
秦楓不謙虛地說:“沒問題。”
葛向東點點頭:“行,會議到此結束,等民航局的同志到了,馬上開始竣工驗收。”
驗收工作很順利。
民航局和建設局的同志一開始見負責航站樓的設計師這么年輕,心里還有點擔心。
事實證明他們完全是杞人憂天。
“果然是華京大學的學生,專業能力果然很出色,如果以后工作上遇到的都是小秦同志這樣的人,那該有多舒服。”
秦楓笑道:“都是因為各方的工作做得好,驗收才會這么順利,我也是沾了光啊。”
在航站樓的竣工驗收報告上簽字后,秦楓的工作徹底結束。
回程不差這一天兩天的時間,他決定繞路回去慶溪縣,順便看看架橋機的測試結果。
謝絕了省設計院派車,秦楓自己坐上大巴車。
抵達慶溪縣后,他的第一站并不是慶溪重工,也不是縣設計院,而是來到慶溪縣最繁華的街道。
這里,有金素珍買給李二妞和李三妞的快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