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馬場之內(nèi),關(guān)羽下馬走來,得見熟悉的幾道身影正在演練騎陣。
“子泓。”
他喚了一聲,快步走去。
許澤、賈詡等人轉(zhuǎn)過身來,遠處那幾名在戰(zhàn)馬上的英豪身影亦是同時來催馬聚過來。
許澤在軍中任軍需,實際上并不需要他去做繁忙事務(wù),只不過以此官職將他留在軍中罷了,即便是在許都,任大理寺少卿的同時,許澤亦是劉協(xié)欽定的廄丞。
也是實現(xiàn)了當初曹操的承諾,讓他去養(yǎng)馬。
可官渡戰(zhàn)場,許澤在家里根本閑不住,于是從東郡出發(fā),在夏侯惇的命令下隨關(guān)羽出兵。
曹操知道,哭笑不得。
曹氏的宗親常說曹操對許澤縱容得不行,其實卻忽略了夏侯元讓對他也很是賣賬,好幾次許澤抗命的大事,全都是夏侯惇在扛責。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夏侯惇雖不善言辭,可帶兵素以嚴厲、公平為主,為人很重情義,他當初人生第一場家喻戶曉的勝仗,就是濮陽拒呂布。
幾乎把呂布關(guān)起門來在濮陽里猛揍,而后追殺十里不再深追,退回城中固守,讓想要反撲的呂布、張遼等人束手無策。
一拉一扯,盡顯名將風范。
這戰(zhàn)略,就是許澤力主的,因為許澤知道呂布當時缺糧,且急于和陳宮、張邈匯合,便為夏侯惇獻了這等戰(zhàn)略。
所以夏侯惇又力薦許澤暗中隨軍,可隨時突襲建功,打袁紹一個措手不及。
“恭喜云長兄長。”
許澤抱了抱拳。
關(guān)羽笑道:“子泓,還是你料事如神。”
出戰(zhàn)之前,許澤曾說顏良有勇無謀,肯定想建功取名,讓關(guān)羽立刻去請戰(zhàn),以關(guān)二哥、張三哥的本事,取顏良之首級綽綽有余。
這兩聲哥叫得舒心,全然忘記了若是算曹操女婿這個身份,其實許澤和他們差著輩呢,關(guān)羽、張飛都是立即請戰(zhàn),沒想到一戰(zhàn)便可建功!
張飛緊隨關(guān)羽之后而來,大笑不止,一路到許澤身前猛虎撲抱,十分興奮:“俺在陳、梁多年,待得是雙肩蒙塵也,如今終于是能大戰(zhàn)斬敵了。”
“子泓,接下來俺對你言聽計從,你說請戰(zhàn)何處,俺就請去何處!”
許澤附和而笑,道:“三哥可以休息一番,近日可待情勢而動了。”
“攻城略地的些許功績,也可讓與其他宗親將軍取一些。”
“誒!”張飛剛想爭,神色一滯后泄了氣,無奈點頭道:“也是,俺也不能太貪心。”
在曹營,其實文武也有許多黨派,曹操麾下兵馬始終是掌控在宗親手中。
曹仁、曹純、夏侯惇、夏侯淵,四人便掌超過二十萬兵,其中包括新丁、精銳、守備、老弱、遣散等。
其余外姓的將軍各自部曲雖不少,不過請戰(zhàn)時都需調(diào)兵。
除此之外,便是鮑信手中兵力不少,且掌徐州巨富屯糧,為曹操后盾。
鮑信是曹操過命的交情,亦是常舉薦軍中賢才至許都。
外姓之中又有不少降將,張遼、高順他們來自于呂布麾下,劉備等人又是大復(fù)山之后逐步追隨,還有忠于天子的漢臣掌有一萬余兵馬。
加之李典、朱靈、許定這些早期追隨的將領(lǐng),黨派錯綜復(fù)雜。
但是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和許澤關(guān)系不錯。
有時候,靠著許澤的面子,就算是有爭論亦可各退一步,恰巧許澤又是武將里最有謀略的,謀士里最能打的。
常年混跡于文武立場,不知不覺,竟能將上下文武都串聯(lián)起來,讓彼此有爭執(zhí)卻無仇怨,使得大漢軍政兩界一派祥和。
若是哪一日許澤落網(wǎng)了,恐怕會造成不少混亂。
畢竟集諂媚與英雄于一身,兼顧傲骨與少恥的人,這世上恐怕找不出幾個了,只有許澤這二皮臉能讓每個派系的人士都欣賞。
董承、司馬氏除外。
“二哥三哥不必著急,此次所來的袁軍先鋒乃是顏良文丑,兩人多年共事,情同兄弟,那文丑一定想為顏良復(fù)仇。”
許澤笑了笑道:“他現(xiàn)在不來挑戰(zhàn),則必是計策所故。”
“且看袁軍如何設(shè)計。”
關(guān)羽捋順長髯,沉思片刻,對許澤的話贊同道:“不錯,追擊之時暫不見文丑引軍來援,只在原處扎營。”
“關(guān)某追擊之余,派哨騎前去探營,見軍陣嚴整,營盤不亂,可謂穩(wěn)固也。”
許澤回憶起當時自內(nèi)黃所見,道:“黎陽乃是入魏郡前的藩障,但亦可走東面北進,則至內(nèi)黃一帶,不過道路崎嶇,關(guān)寨極多,袁軍在此層層設(shè)防,很難攻克。”
“若是黎陽防線有兵馬固守,則接下來很可能要嘗試進攻內(nèi)黃,切斷黎陽與鄴城之后路,而過一段時日,鮑公亦會從青州用兵。”
“我有一計,晚些可獻于丞相,二位兄長立功之時還在后頭。”
“好。”
關(guān)羽、張飛相繼點頭,欣慰不已。
……
晚上,劉關(guān)張邀趙云、典韋、許褚去喝酒,許澤和賈詡一同到主帳來見曹操,獻上一計。
一日之后,曹操派遣李典、張遼出兵攻打黎陽方向的滑縣,以對峙文丑之兵。
同時命夏侯淵趁夜襲渡河取文丑大營西五十里的陰安縣,皆有建樹。
陰安守軍三千余,抵擋一夜之后退出城外,城池失陷。
而文丑因后方不穩(wěn),只能逐步退兵。
夏侯淵乘勝追擊,三日之內(nèi),沿道路連取三座關(guān)隘,逼退袁軍三次撤營,最后一次更是棄營逃入繁陽縣以背靠內(nèi)黃。
袁軍每次交戰(zhàn)皆不能抵擋,最后更是潰不成軍直接棄營而走,夏侯淵自知兵士士氣正足,直奔內(nèi)黃糧倉營地。
曹營主帳,荀攸、程昱匆匆走進來,他們已聽聞了夏侯淵連戰(zhàn)連捷的消息,可是,斬獲雖多給養(yǎng)卻跟不上。
所斬獲的戰(zhàn)利,大多是軍甲、長兵、馬匹,甚至是金玉銅鐵之物,并沒有糧食。
“丞相,當立即召回妙才將軍。”
曹操笑著道:“二位擔憂此乃是袁紹之計?”
“此刻取一城三關(guān),已是極大的功績,”荀攸連忙勸說道,“若是再進一步,則至內(nèi)黃也,妙才將軍所領(lǐng)八千精兵,攻寨則不能守城,糧草仍需四日到達。”
“我軍糧食調(diào)運艱難,攻城太快跟不上了。”
曹操心思微沉,嘆道:“為大略所故,不可讓妙才就此撤軍。”
“丞相!”
荀攸和程昱都有點急。
那可是八千精銳之師,若是折損,對戰(zhàn)局十分不利。
“二位先生不必多言,但凡大戰(zhàn)不可只看眼前之損,況且妙才若能焚燒內(nèi)黃糧倉,則袁軍全線潰敗也。”
兩人對視一眼,各有猜測,但是卻沒有再繼續(xù)進言。
這種進言之事,估計要郭嘉、許澤來才行。
果然,當夜傳來消息,夏侯淵中了埋伏。
袁軍以虛營示之,誘敵深入,高覽在此等候已久,痛擊夏侯淵后追擊長達百里之地,同時文丑亦出兵策應(yīng),以求援詐得曹軍進退兩難,擊退了滑縣之圍。
荀攸、程昱來見時,曹操正神情自若在觀地圖,仿佛不知此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