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的消息
“陛下,”身著黃金魚鱗甲的趙征云向端坐在大殿上首的秦志拱手道,“臣有事啟奏。”
聲音傳出,殿中的諸位大臣明顯的都是愣了愣,一側的武安將軍偏頭看了眼趙征云,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皺。
“哦!”秦志聞言有些驚訝的看了過來,說道,“平北將軍有何事,但說無妨。”
趙征云聞言,自袖中拿出了一份早已經寫好的奏折雙手呈上,沉聲道,“望海關一戰,我大秦將士皆身先士卒,無一人畏縮不前,鎮東將軍更是在戰死沙場,臣懇請陛下下旨,為死去的將士們昭明功績,以慰死難將士們的在天之靈。”
聲音傳出,大殿上的武官們皆暗暗點了點頭,戰后表功本就是應有之事,雖然趙征云此時提出這個問題有些不合時宜,但以趙征云如今的身份地位,些許聲音,完全可以不用放在心上。
相比于大殿中武將們的淡然,文臣這邊則顯得有些紛亂。
站在李相身后的幾人交頭接耳,雖然聲音壓得很低,但還是傳入了趙征云等人的耳中。
“我大秦從未虧待過將士,他趙征云在此時提出這樣的要求,難道是嫌朝廷之前苛責他們了嗎?”
“說的也是,雖然他趙征云如今成了大宗師,但也不能這樣為所欲為,他真以為成了大宗師就可以對朝廷的事情指手畫腳了嗎?”
“現在軍方的勢力越來越大,想必我們以后的日子會更加不好過了!”
聽到身后的議論之聲,站在前列的李相看到上面的秦志面上閃過了幾分不悅之色,心底不由得咯噔一聲,左手握拳放在嘴邊輕輕咳了一聲。
隨著李相的聲音傳出,后面的一些文官頓時安靜了下來,整個大殿中一時間落針可聞。
“望海關的戰報朕已經看過了,”頓了頓,秦志緩緩的說道,“壘尸成丘、血浸三尺,朕看到些描述的時候已經可以想象得到當時是怎樣的一副場面,昭功天下,這是他們應得的榮譽,由此,也可以讓那些尸位素餐、勾心斗角之輩知道知道,他們今天之所以能在這里耍一些小聰明,是因為有那么多人在邊關替他們死戰。”
將趙征云呈上來的奏折放在身前的桌案上,秦志沉聲道,“傳令下去,在將軍堂外新起一座榮功院,專門祭奠在征戰中死去的將士。”
“是。”在一旁侍立的林公公躬身應道。
“臣代戰死的二十五萬士卒謝陛下隆恩。”趙征云雙膝跪地,向秦志端端正正的行了一個大禮。
隨著趙征云跪地,殿中的武將們也都抱拳躬身,沉聲喝道,“陛下圣明。”
另一邊,雖然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在武將們都稱贊了陛下的圣明之后,文官們也都紛紛躬身稱贊了起來。
只是看向旁邊武將的目光變得有些不懷好意。
大秦之前有一座將軍堂、一座文淵閣,分別用來獎勵武將和文官之中立下大功之人,一直以來,文淵閣都被武將的將軍堂壓了一頭,但是礙于武將們那實實在在的軍功,文官們即便是想要挑出些不是來也很少能找到機會,如今軍方又添了一座榮功院,無形中有壓了文官一頭,這怎能讓文官們高興。
“陛下,”趙征云起身后,從袖中又拿出了另一份奏折雙手呈上,躬身道,“鎮東將軍戰死沙場,大秦封號將軍十缺其一,臣帳下萬夫長石九如今已有斬殺宗師境界強者的實力,而且在望海關一戰中曾斬殺賀蘭宗師境界強者莫里奇,臣不才,愿意舉薦石九為我大秦第十位封號將軍,還請陛下圣裁。”
趙征云聲音傳出,大殿上先是靜了一靜,繼而一眾大臣們便開始交頭接耳,整個大殿就如街市般亂了起來。
如果說趙征云剛才的建議是一枚小小的石子的話,那后面這個提議就是一塊巨大的隕石了,即便大秦這汪深潭淵深若海,在這枚隕石的沖擊下仍舊掀起了滔天大浪。
這一次不僅僅是文官,即便是一些軍中的將軍面上也都露出了凝重之色。
封號將軍不比其他,每一位封號將軍幾乎都可以說是站在大秦權勢頂峰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外界的關注,來不得半點馬虎。
秦志顯然也沒有料到趙征云居然會有這樣的提議,面上明顯有些驚訝之色。
石九這個名字他聽到的時候總感覺到有些耳熟,仔細回憶了一下才將石九與自己不久前晉封的一位萬夫長對上了號。
而秦志之所以能想到石九,并不是因為石九當初在晉封大典上給秦志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而是石九曾在三石島的歷練中救下了玲瓏公主,更有趣的是之前這兩人還是學院中的冤家對頭來著。
從三石島回來后玲瓏公主便經常來打聽石九的消息,由此秦志才對石九有了些印象。
不然大秦的萬夫長那么多,他又怎么能一個一個的都記得那么清楚。
只是讓秦志有些意外的是,這才晉封石九為萬夫長沒多久他就已經有了能斬殺宗師境界強者的實力,這倒是讓秦志稍稍意外的一把。
要知道,實力達到了宗師境界和斬殺宗師境界這代表的是兩個層次的實力,即便是最弱的宗師那也是宗師,賀蘭的莫里奇秦志之前也聽說過,在宗師境界中雖然不是很強,但也絕對算不上最弱的那一批,石九既然能斬了莫里奇,那邊說明他已經有了超過一般宗師境界強者的實力了。
雖然心中有些奇怪,但想到石九在學院藏書閣三樓的表現,秦志心中又有些了然了。
大殿中的眾位大臣見秦志一直未開口,還以為秦志是不想接受趙征云的提議,李相偏頭看了后面的幾名官員一眼,接收到李相的眼色,幾人微不可查的電點了點頭,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如今我大秦東北一帶剛剛經歷了北胡的侵襲,現如今當以恢復生息為主,更何況封號將軍一事事關我大秦氣運,絕不可等閑視之,以臣之見,此事等北境徹底穩定下來之后,再召開全軍比武,從中選出實力、才能俱佳之人來擔任為好。”
“臣贊同趙大人的意見,”另一名官員邁步上前,拱手道,“如今北胡未定便草率的晉封封號將軍,恐怕會令下面的軍心不穩,還請陛下三思。”
隨著兩人上前,殿中的諸位大臣也都漸漸安靜了下來。
站在文官隊列之前的五皇子秦岳和站在武將隊列之前的大皇子秦翼幾乎同時看向了趙征云,面上都有些沉吟之色。
秦志目光從殿中諸位大臣的身上掃過,將他們剛才的表現都看在眼里,看向兩位皇子時,不知想到了什么,眉頭不由得皺了皺。
“此事,容后再議。”秦志沉聲道。
“陛下。”
趙征云還想再說些什么,但秦志卻是明顯不想再聽下去了。
“退朝。”
秦志沉喝一聲,直接起身向殿后走去。
“退。。朝。。。”
站在殿前的林公公面向殿中的一眾大臣,拉長了聲音沉喝了一聲。
“恭送陛下。”在林公公的示意下,殿中的諸位大臣一齊向秦志躬身參拜,趙征云也向秦志離去的身影躬身行了一禮。
等秦志徹底離開后,大殿中的大臣們才紛紛起身,武將們盡皆圍在了趙征云身側笑著抱拳恭賀,文官們則有些不屑的哼了一聲,轉身向殿外走去。
此時,站在武將隊前的大皇子向趙征云這邊走了過來,面上帶著笑意,向趙征云抱拳道,“恭喜平北將軍,我大秦從此又多了一位大宗師坐鎮,定然能狠狠的震懾住暗中的那些宵小,你說是不是,五弟?”
隨著大皇子聲音傳出,圍在趙征云身側的武將們紛紛自覺的向后退出了兩步。
這時,五皇子也從一側邁步走來,并不理會大皇子的問話,看向趙征云,笑道,“早就聽聞平北將軍好酒好刀,戰刀我這里雖然有幾把,但料想肯定入不了平北將軍的眼,不過前些日子我府上剛收了幾壇從極北之地運來的烈酒,不知將軍有沒有興趣到府上來嘗嘗?”
趙征云聞言笑了笑,向五皇子抱拳道,“多謝五皇子美意,不過末將多年未歸,實在是想念家中親人,恐怕是要辜負五皇子的美意了!”
“無妨無妨,”五皇子聞言笑道,“所謂好事多磨,這美酒當然也是放的時間越長越香,你說是不是,大哥?”
五皇子話落,不等大皇子開口,向趙征云笑著抱了抱拳,轉身向殿外走去。
“哼!”大皇子看著五皇子離去的背影冷哼一聲,面色不由得沉了下來。
站在一眾官員前列的李相和武安將軍東方烈相視一眼,兩人都微微皺了皺眉,不知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回到御書房中的秦志端坐在桌案后面,看著桌案上面的那一本奏折,不知在想些什么。
桌案上的奏折是如山將軍游里在三天前送來的,上面說的也是舉薦石九為新的封號將軍的事情,想到游里如今也在望海關,秦志心中明白,趙征云和游里之間很有可能達成了某種協議。
但真正讓秦志憂心的還不是這個,之前在大殿上,聽到趙征云也要舉薦自己帳下的石九為新的封號將軍,秦志原本是想要答應的,但看到大皇子和五皇子的反應讓秦志又有些猶豫了。
如今大皇子和五皇子只見關于太子之位的斗爭已經越來越不加掩飾,趙征云又在此時突破成為了大宗師,雖然秦志對大秦封號將軍的忠心從未有過懷疑,但牽扯到皇位的歸屬問題,這讓秦志又有些猶豫了。
“陛下,”在秦志沉吟不決的時候,林公公從外面走了進來,手中那張一封沒有封口的書信走了進來,向秦志躬身道,“瑞親王剛剛命人送來的信。”
秦志聞言伸手接過信封,打開掃了眼,上面只有寥寥幾個字,“破虜將軍石九”。
看著上面熟悉的字跡,的確是秦正陽的親筆無疑,秦志不由得沉默了起來。
“來人,”良久,秦志將手中的信封扣在桌案上,沉聲道,“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