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意料之外
御書房。
趙成走到皇帝身邊,小聲的對皇帝說道:“陛下,陛下?”
“嗯?”皇帝吃過武山后正在小憩,迷迷糊糊的看了趙成一眼。
趙成見皇帝睜眼,便說道:“陛下,馮相求見。”
“嗯?哦。”皇帝還有些迷糊,清醒了一些的皇帝想要坐起來,趙成趕緊上前幫忙。皇帝坐直了身體后,說道:“嗯。。。讓他進來吧。”
“是。”趙成一揮手,門口的小太監(jiān)便會意去請馮牧歸。
馮牧歸很快便走了進來,見皇帝沒在龍書案后,四下看了一眼,見皇帝在側(cè)面的軟塌上坐著,便轉(zhuǎn)身來到軟塌前施禮道:“臣參見陛下!”
“嗯。。。免禮!”皇帝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子,問道:“馮相來找朕,是有什么事嗎?”
趙成見皇帝如此,趕緊站到皇帝身后去給皇帝揉捏。
馮牧歸施禮說道:“回陛下!是小女的招親結(jié)果已經(jīng)選定了,臣趁著這會兒閑暇,特來回報陛下一聲。”
“哦?”皇帝有些意外,心里不是滋味,強笑一聲,意味深長的笑了一聲,說道:“朕還以為雁兒這孩子會一個都看不上呢,昨天朕還和趙成說要再想個辦法幫幫雁兒,沒想到,她還真的選定了,呵!”
馮牧歸施禮道:“讓陛下費心了!”
“誒?朕隨口一說而已,馮相不必多禮。”皇帝見馮牧歸如此,擺了擺手。
“謝陛下。”馮牧歸直起身體,有些感慨的說道:“不瞞陛下說,臣和陛下一樣,也是沒想到啊!好在雁兒這孩子的心結(jié)如今算是徹底解開了,臣這么多年懸著的心,也總算是能放下來了!”
皇帝點頭感慨,暗嘆了口氣,說道:“解開就好,解開了。。。就好啊!”不自覺的想起來死去的六皇子,微微低著頭叨咕著道:“說到底,終歸是朕害得她,若是當年朕再堅持一下,也不至于。。。哎!”
馮牧歸說道:“陛下言重了,雁兒那句話說的沒錯,這是雁兒的劫數(shù),雁兒命該如此,與陛下無關(guān)。”見皇帝如此,趕緊把試卷遞給了一旁的趙成,說道:“哦,對了陛下,這是雁兒選定之人的答卷,請陛下過目。”
“朕還真好奇這雀屏中選之人是誰呢?”皇帝說著,接過答卷一看名字,大為意外,看向馮牧歸,問道:“這。。。小雁兒她竟然。。。選定了宸儒那個臭小子?”
馮牧歸說道:“是的陛下!臣也很意外,臣也勸過,但雁兒堅持,臣覺得,總比讓雁兒孤獨終老要好,所以臣。。。也就沒有再反對。”
“嗯。。。”皇帝明白馮牧歸說的道理,無奈的將答卷合上后放在了一邊用手壓著。
馮牧歸也明白皇帝心里的想法,但為了自己的女兒著想,還是繼續(xù)說道:“小王爺也算是臣看著長大的,雖然性子跳脫了些,卻也繼承了豫王爺?shù)臑⒚摚銉汉蟀肷芨⊥鯛斏钤谝黄穑ㄈ灰矔^的舒心,臣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了!”
“既然。。。雁兒已經(jīng)決定了,那就。。。依她吧!”皇帝心里惋惜,馮雁兒本來該是自己的兒媳,如今卻要嫁給別人,雖然嫁的是自己的親侄子,但心里依舊不是那么舒服。皇帝沉吟了一下,問道:“哦,對了,雁兒可曾說過需要朕。。。再做些什么嗎?可需要朕。。。下旨賜婚嗎?”
馮牧歸施禮說道:“哦,回陛下。臣來時,雁兒特意跟臣囑咐過了,說是千萬不要麻煩陛下賜婚,就按之前說好的,依禮節(jié)先訂后娶即可。”
“嗯。。。”皇帝想了想,點點頭,說道:“小雁兒。。。還是懂事,那就按她的意思辦吧,后面的事,你去和豫王商量吧,朕就不摻和了。”
馮牧歸施禮道:“是。”
皇帝又說道:“哦,對了,你去找豫王的時候,順便幫朕帶個話給豫王,就說,眼看著就到中秋佳節(jié)了,又是朕的生辰,他許久未進宮來,朕有些想他了,你就說是朕的意思,讓他中秋那天午后,務必帶著宸儒一起進宮來,和朕一起過節(jié)慶生!”
馮牧歸知道皇帝過壽若非整數(shù)從不宴請百官,也不接什么壽禮,便施禮道:“臣遵旨!陛下若無其它事情吩咐,那臣就先告退了。”
皇帝點了點頭道:“嗯,好,你去忙吧。”
“臣告退!”馮牧歸再次施禮后,走出了御書房。
趙成見皇帝的精神依舊不是太好,便問道:“陛下,老奴看您剛剛也沒歇息好,要不要去后宮再歇息一會兒?”
“嗯。。。也好。”皇帝見趙成如此說,想到反正也一時定不下來兩部尚書的人選,便點頭同意了。
“那。。。”趙成拿不準皇帝的此刻的心思,便問道:“陛下是想回寢宮,還是要去哪位娘娘的那里?老奴也好派人去通報一聲。”
皇帝想了想,哪里都不想去,便說道:“現(xiàn)在時辰還早,晚些時候再定,還是。。。去御花園里走走吧。”
趙成應道:“是。”
“走吧。”皇帝起身,趙成趕緊虛扶著,兩人朝外面走去。
105、成精的趙成
御花園。
御花園內(nèi)百花齊放,各種怪石嶙峋,假山林立,占地之廣,品類之全,布局之妙,盡顯皇室風范。
在御花園里逛了一會兒,皇帝的清醒了很多,心情也舒暢了一些。
皇帝皺著眉頭走在前面,突然回頭問趙成道:“趙成,你覺得,馮相當年向朕建議的。。。朝堂平衡之術(shù),究竟如何啊?”
趙成趕緊說道:“陛下,老奴是宦官,不得干政的。”
皇帝知道趙成一直如此,不該說的一句都不說,可是這話憋在心里已久,又沒什么人可以商量傾訴,這才想起來問問身邊這個伺候了自己多年的宦官,沒想到自己刻意裝作隨意的一問,還是讓趙成看了出來。
皇帝停了下來,轉(zhuǎn)身對趙成繼續(xù)說道:“宦官不得干政,朕知道,這話是朕要問的,朕又不會怪罪于你!再說了,你在朕的身邊伺候了這么多年,還有什么政事是你不知道嗎?朕不過就是隨便問問而已,你就隨便說說,不當真,啊,說說看!”
趙成小心的說道:“額。。。謝陛下,只是老奴怕。。。說不好。”
皇帝堅持說道:“哎呀,朕讓你說你就說。閑聊而已,有什么說的好不好的?說!”皇帝說完,便繼續(xù)向前慢步走著。
“是。”趙成跟在皇帝側(cè)后方,看了看皇帝的臉色,想了想,慢吞吞的說道:“那。。。老奴就斗膽多嘴了,老奴覺得。。。朝堂平衡之術(shù)。。。有利也有弊,并不能。。。一概而論。”
“嗯!”皇帝點點頭,認可趙成的說法,繼續(xù)走著,看似隨意的繼續(xù)問道:“你繼續(xù)說,究竟。。。怎么個利弊法?”
“額。。。”趙成瞄了一眼皇帝,見皇帝沒什么反應,便繼續(xù)說道:“老奴覺得,我大楚國每日諸事繁雜,也不能全讓陛下一個人打理,畢竟。。。陛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總要分一些政務出去給別人處理才行。”趙成沒再繼續(xù),而是再次瞄了一眼皇帝。
“嗯?”皇帝正琢磨著,突然聽不到趙成的聲音了,便停了下來轉(zhuǎn)身看了一眼趙成,想了想,明白趙成應是在顧慮,但既然已經(jīng)問了,便沒什么不能讓他說的,尤其是后面要說的應該才是關(guān)鍵,所以皇帝便再次轉(zhuǎn)身繼續(xù)慢步走著,說道:“你說的沒錯,繼續(xù)說!”
“是。”趙成見皇帝如此,也只好繼續(xù)說道:“這。。。政務分出去了,權(quán)力嘛,自然也就跟著分出去了,這分出去的權(quán)力若沒有相應的制衡,時間久了,很可能。。。會招來禍事。”趙成說完,又瞄了皇帝一眼。
“嗯,說的有理。”皇帝點了點頭,停下來總結(jié)道:“好處就是。。。可以讓朕不必事必躬親,又能對分出去權(quán)力有所制衡。”皇帝再次邁步,問道:“那。。。弊端呢?”
“額。。。”趙成沒敢說,搪塞了一句道:“弊端嘛,老奴一時。。。還沒有想到。”
“呵呵?”皇帝轉(zhuǎn)身看著趙成笑著說道:“你倒是真的成精了啊?專挑好聽的說,不好聽的,就不說了?”
趙成陪笑道:“陛下說笑了,老奴。。。真的是還沒有想到,呵呵呵。”
“呵呵呵!行!”皇帝也不為難趙成,轉(zhuǎn)身繼續(xù)慢步走著,說道:“你不說,那朕就替你說吧。這弊端嘛,就是官員會逐漸形成黨派,擇主而事,進而。。。形成黨爭,想要政通人和就會變得越發(fā)的困難。畢竟人性貪婪自私,**無窮。像法正、楚賢這些能夠保持初心的官員,畢竟還是少數(shù),但也說不準哪天,他們也會被形勢所逼,不得不。。。擇主而事!”
“額。。。呵呵呵!”趙成什么都沒說,只是陪笑。
皇帝停下來,嘆了口氣,繼續(xù)說道:“哎!其實朕又豈會不知啊?只是如今朕騎虎難下,難以抉擇罷了!若非天兒早逝,其他皇子又皆是碌碌之輩,朕百般無奈之下,只能從權(quán),否則,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兩難的局面啊!”
“額。。。”趙成聽皇帝今日第二次想起了死去的六皇子,想了想,岔開話題道:“陛下,老奴聽說,賢妃娘娘那邊又在做什么新奇的小吃了,陛下要不要。。。過去看看?”
“哦?”皇帝聽趙成這么一說,果然心思一轉(zhuǎn),笑道:“賢妃又在鼓搗那些小吃了?那朕可得去嘗嘗!走!呵呵呵!”
趙成見皇帝已經(jīng)換了心思,趕緊陪笑道:“是!陛下請!”
皇帝和趙成兩人朝著雍華宮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