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幕畫面里。
滅陳漢陳友諒政權,鄱陽湖之戰,統帥:朱元璋,徐達,常遇春。
滅張士誠之戰,統帥:徐達,常遇春,李文忠、
滅方國珍之戰,統帥:湯和,廖永忠。
滅明玉珍之戰,統帥:湯和,傅友徳。
然而這些在天幕里幾乎都被一筆帶過。
包括藍玉在大明建立后,遠征云南和遼東的戰役也同樣如此!
只有真正覆滅大元王朝的戰役,才多給了幾個畫面!
滅大元之戰,統帥:徐達,常遇春。
……
這樣的戰績雖然也很輝煌。
期中也包括像陳友諒有正式自稱為帝的勢力。
但終究給人的感覺,不像是滅了一個國家的樣子。
【李靖:大明雖然覆滅了不少勢力,但許多還不是真正的國家,更多的是一方諸侯,從這個來看,其戰績確實要差不少。】
【程咬金:我倒是覺得都差不多,畢竟那時候大元已經統御了許多族群和國家,這些雖是一方諸侯,但有的也自稱為帝,有了自己國號,比一般小國也只強不弱?!?/p>
【劉邦:大元雖然元氣大傷,但也只是在中原政權覆滅,沒被徹底消滅,逃向了北方,還是后患無窮?!?/p>
【趙匡胤:戰績雖遜色一些,但影響力應該不小,畢竟要從一個那么多民族,擁有那么大疆土的大元手里奪下這天下,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p>
【李世民:不錯,光是恢復中原統治這一點,就能肯定元璋兄的戰績了,不過天幕的評判標準,似乎更偏向于滅國戰役。】
【李靖:大明的戰力絕對不差,排名這么低,看來只能是出在綜合國力上了……】
事實也差不多如此。
天幕里,大明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確實重視農業,從政策來看,也確實對百姓不錯。
這一點從先前糧食榜單上的一系列措施來看便知道了。
然而火器這些造價不菲。
光靠相對單一的經濟上很難支撐得起來的。
而在重農之下,他非常抑制商業的興起。
不僅是限制產業升級,還讓整個市場的貨幣化滯后,經濟抗風險能力較弱……
還更一步實行了海禁,讓手工業等也不再興旺發達!
變成了一個孤島一樣的國家。
同時過于高壓的統治環境。
糖許多官員們都戰戰兢兢,
寧愿什么也不做,也不愿犯錯!
這導致整個國家的可持續作戰能力較為一般。
【李世民:元璋兄對商業壓制的太厲害了,這樣一來,國家沒錢,有好的裝備也沒法完全普及開來!】
【忽必烈:真是膽小鬼!都拿下天下了,怎么還怕與外面的國家交易往來?】
【徐達:陛下并非是怕,而是擔心人們會被利益熏心?!?/p>
【趙匡胤:其實從當時環境來看,明皇這么做,也是為了先穩住這剛到手的天下,其實沒太大問題的。】
【嬴政:這或許與明皇的出身有關,比起其他各行各業,他更在乎百姓們的土地,但僅有百姓的土地,所能獲取的賦稅,還是不夠支撐大明這么多兵力的長期可持續作戰能力?!?/p>
在嬴政看來,明皇多少有些小家子氣,魄力不夠了。
若是他拿下了天下!
那就應該大刀闊斧的推行一系列政策。
尤其是前朝大唐,大宋,大元……這些都已經顯露過商業帶來的繁榮和好處。
他卻擔心人們被利益熏心。
且出于他自己對商人的不喜歡。
便如此大力度壓制其發展。
就好像擔心這皇位坐不穩。
怕有人發展起來,會隨時將其取締一樣。
朱元璋只是默默看著。
這些問題他當然知道。
他更知道自己出身卑微。
所以有時候不是他要擔心下面的人。
而是在某些人眼里。
他們覺得自己一個泥腿子出身的人都能當皇帝。
他們憑什么不能?!
他怎么敢不提防?
怎么敢讓他有權勢后再有錢?
那還如何壓制得住他們的野心?
不過在人才方面,朱元璋倒是做得還不錯。
不僅在洪武三年恢復了科舉。
還為平衡人才比例,將其分為南北卷。
還保留薦舉制,以及軍功晉升制度。
不僅有最高學府國子監,在各地方府州也設儒學……
通過科舉,薦舉,學校,軍功等多方面渠道!
大明人才也逐漸充實起來。
不過人才雖多,但在開國功臣。
以及高壓高危的大明官場。
能夠做出重大改革的官員卻不多……
【李世民:人才選拔方面做得真不錯,尤其是這個南北卷,能很好平衡南北兩地人才比例……】
【魏征:人才渠道眾多,按理來說對大明是好事,不過迫于當時的政治環境,真正發光發熱的卻沒多少,有些可惜了?!?/p>
【劉邦:如此綜合看下來,大明其實是有機會比大秦大唐還要強的,但可能是限制于明皇自身的認知。
不過……換成其他人在他的位置,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多么好,我們能這么理性思考,是因為我們不是明皇,所處環境不同,考慮的東西不同。】
【嬴政: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北元的存在,一直在消耗大明的國力,所以就算周邊還有女真各部,倭寇,吐蕃,安南等國,也沒能直接將其征服……這也同樣很可惜!】
要是他有如此多的兵力,這么先進的武器。
以及人才也不缺,只缺錢的話!
那就把周邊列國都掃了!
那錢不也有了嗎?
【朱元璋:這些問題,等我大明穩定,富裕起來,都會解決的!】
現在已經看到繁華的龍國!
就是照著學習,照著抄!
他大明的國力也能進一步提升!
也多虧有龍國這么一個成功的案例在!
讓他確實意識到了很多問題。
看到了現在大明的不足之處。
而緊跟著播放的個人皇帝影響力。
卻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朱元璋的人生履歷呈現在世人面前。
他出身低微,貧農家庭,因饑荒父母雙亡。
出家為僧,后又流浪淪為乞丐,拿著一個破碗浪跡天涯。
為一口飽飯,投奔紅巾起義軍,之后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
再其幫助下,郭子興死后,能有名義接管其部眾。
之后割據江南,消滅各地勢力,北伐滅元等……
【李世民:元璋兄,你竟還要過飯?!抱歉,雖然這么說不大好,但這確實出乎意料!】
【劉邦:明皇也不容易啊……】
雖然他自己也不容易。
但毫無疑問在比慘方面。
自己還是不如朱元璋!
這明皇確實出身不是一般的低!
也不是一般的慘!
【嬴政:看來朕得收回前言了,以此出身,能收復中原,驅逐大元便極為了不起,怎么能再奢求對外開疆拓土!】
【趙匡胤:確實,尤其是明皇還確實穩定了中原?!?/p>
【忽必烈:我大元竟是被一個只有一個碗,當過乞丐的人所滅?!】
忽必烈突然間就有些無法接受了!
先前天幕上知道朱元璋過去的人。
也不敢擅自提及這一點。
所以帝王們是第一次知道此事。
先前許多人對朱元璋那種缺少魄力,高壓統治覺得很不應該,很可惜……
可如今看到他所經歷的一切!
反而是釋然了!
一個一開始連基本教育都沒有的人。
能靠自己一點點摸索,學習……
最終成了一個王朝的開創者!
這說何等不可思議的豐功偉績!
【劉邦:對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天幕里龍皇到現在好像連一個女人都沒有……】
此話一出,眾帝王眼神突然都明亮起來!
唯有李世民心里咯噔了一下!
與其同時龍國一場一呈現便給人帶來極強視覺沖擊的戰役也開始播放了!
“準備進攻??!”多爾袞等人也開始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