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窈寧聽得一怔:“這難道不是固執嗎?”
承恩公老夫人笑了笑,反問了一句:“堅定自己的想法,不為外物動搖,怎么能叫固執呢?”
崔窈寧怔了許久才回過神,小聲嘀咕道:“您這個樣子到底是不想讓我嫁給他,還是想啊?”
承恩公老夫人言簡意賅道:“看你自己。”
“我只是告訴你這么做會有什么樣的風險,至于到底該怎么辦,還得看你自己的決定。”
她現在還活著,可以護得住九娘,不管九娘做下的決定是好是壞,她都能夠幫她兜這個底。
人總是要歷經一番事情才會成長。
如果這個決定不好,能讓她長大也不錯了。
崔窈寧忽然一頭埋進了她的懷里,過了許久,她悶悶地問:“要是我還想嫁他呢?”
“考慮好了嗎?”
“還沒有。”
承恩公老夫人啞然失笑,“那你會后悔嗎?”
崔窈寧想了想,很坦然地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后悔,可是至少現在這個時候,我絕不后悔,而且——”
少女停頓了一下,可憐兮兮地跟承恩公老夫人說:“祖母,我已經把話說給盧三娘聽了,那么多人聽見,要是我沒做到真的會很丟臉,以后孫女連門都不敢出了,就怕別人嘲諷我。”
承恩公老夫人又好氣又好笑,伸手點了點她的鼻尖,沒好氣地說:“你呀你,真不知道跟誰學得死要面子活受罪,若是嫁給他過得不好——”
崔窈寧連忙舉起手,“過得不好我也不說。”
承恩公老夫人覺得來氣,敲了下她的腦袋,“為什么不說?是想叫家里面的人心疼死嗎?”
“若是真受了委屈,就說。”
“鎮國公府又如何?再怎么樣也不能欺辱你。”
崔窈寧聽祖母這語氣,知道她大概是答應了,一把抱住了她,黏黏糊糊道:“謝謝祖母,我就知道祖母對我最好了,舍不得我被嘲笑。”
承恩公老夫人作勢伸手推了推她,沒推動,“你呀,什么時候能安安生生一點就好了。”
說到這里,承恩公老夫人頓了頓,又悄聲說:“若是裴宴書對你不好,咱們就直接和離了。”
崔窈寧瞪大了眼,很難想象這是祖母說的話。
在崔窈寧的印象里,她一直是個嚴肅古板的老人,誰能想到還有攛掇她過不下去就直接和離的時候,心下震驚的同時,免不了有些動容。
她知道這是祖母的拳拳愛護之心。
若不是心疼她,她老人家怎么會這樣說?
承恩公老夫人見她這副沒出息的樣子就好笑,“你還年輕,真要是過不下去趁早和離再找,這長安別的沒有,那些品性相貌都好的郎君一找一個準,想要什么樣的祖母都能給你找來。”
崔窈寧乖乖點頭。
既然已經敲定下來這件事,承恩公老夫人就叫她先回去休息,又把王氏叫來說了下這件事。
崔窈寧幾乎是由承恩公老夫人一手帶大的,對于她的親事,承恩公夫人王氏心里一早就有過預料,這個女兒的親事怕是由老太太做主。
可王氏怎么也沒想到,竟這樣早就開始議親。
王氏委婉地提了下:“九娘是不是太小了?”
王氏這個兒媳在承恩公老夫人的面前,向來孝順恭謹,承恩公老夫人也不想讓她誤會自己是什么惡人,就把春日宴的事情大概說了一遍。
見王氏臉色不好,承恩公老夫人怕她一回去就訓斥九娘,便說:“此事我已經教訓過她了,你不要再說九娘,她的性子是嬌氣了一點點,可又不是那種蠻橫任性、隨意打罵下人的人。”
“何況,裴宴書確實不錯,他年紀輕輕就已經坐上中書侍郎的位置,能力自然不差,品性相貌聽說也極好,咱們九娘的眼光還是很好的。”
王氏有些無奈地在心里嘆了口氣。
婆母這樣護短,九娘怎么可能不被慣壞?
九娘長到現在還沒有變成那種欺男霸女的人,還得多虧三娘她們從小就教導,才沒讓她長歪了,如今她的性情只是驕縱了點,人卻不壞。
王氏壓下亂糟糟的思緒,低聲道:“兒媳知道裴宴書很好,只是…他會不會不太適合九娘?”
自己生的女兒是什么樣,她比誰都清楚。
九娘像是名貴又嬌嫩的花,需要被人捧在手心里精心打理、呵護疼愛,這樣才會茁壯成長。
可裴宴書能做到嗎?
他確實是個優秀的人,可優秀不代表適合。
若是不涉及九娘,幾個夫人間閑聊,提到裴宴書的時候,她可以說上許久他的優點,可涉及九娘,她立刻就從他的身上察覺到許多缺點。
比如性子冷、不夠體貼細心、身份太高。
從前他的優點都成了缺點。
承恩公老夫人語氣平靜:“不行就叫她們和離。”
王氏:“……”
這事放在任何一人的身上,都會被老太太罵,可若是放在她最疼愛的孫女身上,就沒事了。
承恩公老夫人也知道這事讓王氏這種性子有些難接受,便嘆口氣說:“你也知道九娘的性子,一樣東西若是她得不到,就會一直惦念著。”
“咱們家又不是沒有這種能耐,何苦叫她一直惦記著呢?若是日子過得不行就和離,也算長長見識,省得日后因為男人狠狠栽一大跟頭。”
“想想這種事還少嗎?為著男人跟家里決裂,還有那種為著男人,把自己還有娘家的臉面踩到泥里去的,這些就是見識不夠帶來的禍事。”
“九娘真要是變成這樣,你受得了?”
承恩公老夫人越說越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了,認真地說:“何況咱們家九娘那樣的容色,若是真的讓她屈就一些凡夫俗子,你舍得嗎?”
王氏聽著聽著,也覺得老太太這話說得有理,沒再糾結這事,應道:“一切聽從母親安排。”
承恩公老夫人滿意地笑了,拉著她說了好一會兒話,才讓她離開,又叮囑她不要再訓九娘。
王氏哭笑不得地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