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僧揚起手掌,伸出四根手指。
“已歷四次。”
“而且,第五次亦將來臨。”
沈翊瞳孔微微一縮。
“三年之內(nèi)?”
圣僧搖了搖頭:
“并非,只是我欲遠行,尋求破碎虛空之道,若是功成,自是脫離此界,若是不成,便是壽終身死,雖不是立時身死,但也算是訣別了,故而要交代一下身后事。”
沈翊試探問道:
“破碎虛空,很難嗎?”
圣僧樂呵呵一笑:
“踏足天人之后,仍有三境,天人合一,陸地神仙,破碎虛空。”
“千百年來,能臻至破碎虛空者,一雙手便可數(shù)得過來。”
“你說難不難。”
多少驚才絕艷的強者,都淹沒在時間長河之中,破碎者卻是寥寥無幾。”
“以我觀之,當(dāng)今天榜之中。”
“有望破碎者,白帝或可算一個。”
沈翊急急問道:
“那您呢?”
“我,我已經(jīng)老了。”
圣僧捋著胡須。
笑說著在沈翊聽來有些心酸的話。
“可是白帝已然失蹤。”
圣僧笑而不語。
沈翊恍然,下意識道:
“您是說白帝他已然外出遠游,去尋那破碎虛空之道。”
圣僧點點頭:
“不無可能。”
“可惜老和尚我不如他灑脫,心中牽掛著一座寺廟,也就臨了了,起了動身的念頭。”
沈翊想到了更多。
天人之上的強者都被套上了這一層天人五衰的枷鎖,所以俗世之事對于他們來說,便如過眼云煙,唯有牽扯到破碎虛空,長生久視之功,或許才方能入了他們的眼。
沈翊忽的想到了什么,開口道:
“西陵佛宗蠢蠢欲動。”
“若您離去。”
“他們必會有所動作。”
“清風(fēng)此前言,天地大劫,始動于西,可是由來于此?”
圣僧笑了笑:
“西陵佛宗與我等不同,他們尊崇活佛轉(zhuǎn)世之說,借助凝魂珠便能將活佛宿世智慧凝為精神烙印,一代代傳承下去,這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長生久視。”
“故而他們更在意教派傳承,當(dāng)初他們就曾興兵欲要讓西陵佛宗東傳。”
“只是被我大夏佛宗阻止了。”
“我與他們中陸三宗掌教約法三章,只要我坐鎮(zhèn)大夏天心,他們就不得越西陵半步。”
“他們自持有活佛轉(zhuǎn)世,能熬過我,便也沒猶豫就痛快答應(yīng)。”
“如今大夏內(nèi)亂將起。”
“若是我再離去,他們必然趁亂,再興佛學(xué)東傳之事,染指大夏佛道信仰。”
事實就是如此。
但是天人五衰不可逆轉(zhuǎn),圣僧之行也是勢在必行,大夏之亂更是大勢所趨。
這是陽謀之局。
沈翊瞧了瞧圣僧平和的面容:
“怎么我瞧著您老倒是不如何擔(dān)憂?”
圣僧樂呵呵一笑:
“我又何必憂慮。”
“往小里說。”
“天心寺中,廣渡資質(zhì)極佳,伏魔殿閉關(guān),已然踏破大宗師,天人亦是指日可待。”
“無心這小子更是青出于藍。”
“不僅敢立世尊之意,更是立下羅剎之教,若這教派真能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
“該頭疼的是西陵。”
“往大了說。”
“大夏佛宗又不止我一家,若是我去了,自會有老家伙出來頂上。”
“況且,你這個小妖孽。”
“怎么也算半個天心弟子,若是將來天心有難,想必你也不會不救吧。”
沈翊微微一笑道:
“自是不會。”
圣僧長吁一口氣道:
“那不就結(jié)了。”
“這些年,我也算是想明白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又何必杞人憂天,徒增煩惱。”
沈翊覺著這話聽著耳熟。
貌似他給清風(fēng)也這么說過。
這下真是因果循環(huán)了。
沈翊微微頷首:
“弟子明白了。”
圣僧停下腳步,回首而望。
兩人的腳步在黃沙上綿延而出,漸漸看不見來時的盡頭。
“好了,就送到這里吧。”
“對了,西陵佛宗雖然棘手,但也不過一隅一教之力,就像南疆、北莽和東夷一樣,不會是枉天機勘算的天地大劫,這劫數(shù)應(yīng)當(dāng)是另有應(yīng)驗。”
枉天機?忘天機?
這是清風(fēng)的師父?
沈翊心里一琢磨。
不過他此刻已經(jīng)不再憂慮。
就像先前說的,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走一步看一步,何必杞人憂天。
沈翊也停下腳步。
圣僧看著他,神情頗為感慨,當(dāng)初還是一個剛剛踏入先天,渾身經(jīng)脈破碎的小子。
如今不過一年時間。
便已然踏入宗師。
真是讓他看走了眼,不過這天下之大,世事玄妙,即便是身為天人也難窺一二。
故而圣僧也不糾結(jié)。
“走之前,再送你一點東西。”
“接好了。”
話音落罷。
圣僧的手指已然點在沈翊的眉心。
他卻根本沒有半點察覺動勢。
下一秒。
一道佛光涌入沈翊眉心,繼而于識海顯化為一道淡金色的光點。
“我看你的天心拳腳也練到頭了,傳你一點心得,好好參悟參悟。”
沈翊當(dāng)即抱拳:
“多謝……”
“既然不回天心,就不用叫我?guī)煾浮!?/p>
依舊是如故的語氣,但沈翊只覺得親切。
“……老前輩。”
圣僧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嗯,我走了。”
他轉(zhuǎn)頭剛要動身,忽然耳畔傳來一句:
“您走之前。”
“我會和無心一道回去一趟的。”
圣僧微微一笑:
“行,那我等你們。”
其人一步邁出,赫然消失在原地。
沈翊望著遠處的昏黃的夕陽,不由心生些許惆悵,感慨道: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沈翊靜默片刻,便轉(zhuǎn)身,沿著來時的路,踩著兩人留下的,又被風(fēng)沙遮蓋的腳印,一步一步走了回去。
忽然。
冥冥虛空之中,
忽然傳來一道喃喃自語: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嘖,還真是貼切。”
這一聲落下,浩瀚沙海之上,終究是歸復(fù)了寧靜。
待得沈翊回到綠洲。
已經(jīng)月上中天。
三人與羅剎一行,趁著夜色,一道朝著羅剎教的駐地折返而回。
小昭寺大亂。
三活佛歸宗。
白蓮菩薩定會聯(lián)合其他佛寺,派遣佛兵佛將大肆搜捕羅剎教的蹤跡。
將他們一眾一網(wǎng)打盡。
此時此刻,最安全方式便是蟄伏不出,無心和清風(fēng)正好趁此機會調(diào)理傷勢。
無心要留下一段時間,觀察西陵的異動,指引羅剎立教之路。
清風(fēng)則是趁此機會,
尋找天地大劫的始動之因。
沈翊沒有什么理由繼續(xù)在西陵耗著,待了兩日后,便孤身折返大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