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來人,玉珠倒抽一口涼氣,拍拍胸脯。
“六娘,您怎么這身打扮?”
她晌午離開前,六娘還穿著自家衣裙,這才不到半日,身上就換了套青布素衣,她怎么不記得自己給六娘備過這樣的衣裳。
“您的頭發怎么也濕了?”玉珠盯著池依依的發頂,“您的簪子呢?這發帶又是哪兒來的?”
池依依摸摸自己的發髻,離開寮舍前發簪還在,后來一番躲藏,簪子不知掉在了哪里,她擔心撞見池弘光,便沒再去找。
“我在水潭邊上摔了一跤,大概發簪也掉那兒了。我濕著衣裳不好亂走,就找住在附近的居士借了套衣裳,又借了發帶束發。”
她避重就輕,沒提遇到陸停舟,更沒說她躲進陸停舟浴桶一事。
玉珠信以為真,擔心地摸摸她的手背:“回頭我給六娘煎副藥喝,您可千萬不能受寒。”
池依依笑笑:“都聽你的,國公府的屏風呢?可有送上山?”
“送到了,”玉珠快人快語,“這回上山的除了屏風,還有國公爺。”
“國公爺?他也來了?”
池依依驚喜交加。
她以為國公府再怎么看重這份壽禮,頂多派世子護送,沒想到竟是烈國公親自前來。
烈國公是誰,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甚至比幾個皇子更得圣心。
烈國公在朝中從不結黨,有他在,不用擔心三皇子會上門搶人,池依依相信,至少今晚她無比安全。
“走,我們這就去拜見國公爺。”
池依依拉著玉珠匆匆離開。
兩人走后,一名落拓漢子踩著房頂,悄沒聲地竄回陸停舟的住處。
陸停舟站在窗前,手里慢慢轉動著一根纖長的銀簪。
簪頭花葉纏繞,在陽光下折射出一道微芒。
眼前忽然一暗,窗戶上方倒掛下一張落拓的臉。
陸停舟一臉冷漠。
“段云開,你幾歲?”
段云開撇嘴:“這樣也嚇不到你,沒勁。”
他翻身從檐上跳下,躍進窗臺。
陸停舟開門見山:“打聽到什么消息?”
“你求我,求我我就告訴你。”段云開笑嘻嘻道。
陸停舟靜靜看他一眼。
段云開撓撓臉,自覺沒趣地抱著胳膊往桌邊一靠。
“池家人的確到處在找池六娘,池六娘一直在外面和他們兜圈子,沒有露面。對了,離開你這兒以后,她先去別的居士那兒換了身衣裳,是個耳聾的老婆婆,不知道她是池家人。”
段云開很是佩服這位姑娘的心細,若她尋的是別人,恐怕會暴露行蹤,但那老婆婆耳聾口拙,哪怕池家人找上門,也問不出她的去向。
“她對這里很熟,以前應是來過。”段云開從腰上的荷包里摸出一顆干棗,丟進嘴里嚼了嚼,又道,“一炷香之前,池弘光去山門外迎接三皇子,他們剛進門,烈國公就到了。”
陸停舟目色一閃:“烈國公?他來做什么?”
“烈國公押了一大口箱子過來,他是習武之人,我沒敢靠太近,聽著像是什么屏風,要拿來找人補繡。”段云開道,“池家的丫鬟找到池六娘,聽兩人的意思,國公府的屏風是遲六娘讓人送來的,但她并不知道烈國公會親自上山。”
陸停舟抬手搭在窗沿,指尖輕扣了兩下,忽然道:“今晚不走了。”
段云開一愣:“你頂頭上司還在京里等你,你不趕著回去述職?”
“天色已晚,我明日再走也不遲。”陸停舟道。
“你留在這兒想干嘛?”段云開好奇,“幫那個池六娘?”
陸停舟搖頭。
他望著天邊的落日,瞇了瞇眼:“我想看看,今晚的凌云寺會唱什么大戲。”
日暮西山,飛鳥投林。
池弘光從三皇子屋里出來,聽見家丁的稟報,又驚又疑。
“你說六娘已經找到了?就在國公府的院子?”
“是,六娘讓玉珠傳話,說她今晚要補繡給太夫人的屏風,讓大郎不要擔心。”
池弘光皺眉:“難怪烈國公親自上山,原來是因為這個,可是六娘怎會突然想起補繡屏風?”
池依依繡坊的事從來不瞞他,他知道烈國公府在晴江繡坊訂了壽禮,昨日便已交付。
這扇屏風由池依依親自操刀,花了整整半年工夫才繡好。
他今日帶池依依上山,正是以心疼妹妹為借口,把她騙到凌云寺來。
誰知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偏偏在今日下晌出了岔子。
他沉思片刻,疑慮重重。
“不管那么多了,我先去拜見國公爺。”
他來到國公府院外,見了管家,道明來意。
國公府管家站在門檻內,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眼,下巴微抬。
“國公爺歇下了,沒空見外人。”
池弘光忙道:“在下是池六娘的兄長,舍妹正在院中為太夫人補繡屏風,還請管家通融,讓我與妹妹一見。”
管家倨傲地笑笑。
“到國公府做活的人多了去了,難不成每個人的親朋來了都要進府?池公子,想見令妹就等她繡完屏風再說。”
說完,管家朝守門家丁遞了個眼色,院門砰地一聲在池弘光面前關上。
“退!”
守門家丁手持棍棒,攔在門前,個個兇神惡煞,活脫脫一副刁奴模樣。
池弘光的嘴唇顫了顫,深吸口氣,微微一笑,強裝沒事人似地走開。
池家家丁緊隨在他身后。
“大郎——”
“閉嘴!”
池弘光厲喝一聲,想起這是在外面,壓下怒火,冷聲道:“去問問齋廚,殿下的晚膳怎么還沒送來!”
國公府管家站在門里,聽了聽外面的動靜,回到正屋。
“國公爺,剛才池弘光求見,我把他打發走了。”
寬敞的廳堂內,烈國公大馬金刀坐在桌前。
“去去,這種小事也來煩我。”
他朝管家揮揮手,又像想到什么,朝正在屋里忙碌的池依依道:“池弘光是你哥,你想不想見他?”
池依依拿起兩束絲線,舉在半空對著落日的光線瞧了眼,笑道:“辦正事要緊,想見兄長隨時能見。”
烈國公笑了聲:“老夫聽說池家兄妹手足情深,怎么今日瞧著,你對你哥并不那么上心呢?”